欢迎来到梦想微评测,时隔四年我们再度归来,那些老朋友们过得还好吗?我是大表哥,今天我们来聊聊《底特律:成为人类》这款作品。

时隔数年Quantic Dream再次给我带来顶级的视觉冲击,《底特律:成为人类》作为一款科幻题材的游戏,其中所传达的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反思,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远不局限在一个游戏那么简单。
作为一款互动式电影游戏,《底特律》已经做得非常优秀,游戏内海量的选择可能,高自由度的区域行为选择,引导适中的剧情触发,甚至在电影叙事层面上都完成得几近完美。加上游戏中丰富的QTE,活用了每一个手柄上的部件,让一些互动体验更加具有代入感,这也许就是“互动电影”游戏可以带给我们的最佳享受。

所谓互动电影,就不得不探讨游戏里的电影式表达,作为电影观众常常会享受被电影导演运用娴熟的叙事诡计欺骗的感觉,然而有些电影情节的发展,会让人们不由的追问,为什么要这样选择,为什么不可以那样,本作就给了玩家相当自由与多变的选择,让玩家不仅充当参与者,充当体验者,甚至充当导演。给予每一位玩家一定程度的创作机会。
在游戏的剧情发展上运用三个仿生人主角,进行多线叙事,穿插体验每一位主角不同的命运,以三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展现仿生人想要“成为人类”的这一主题。游戏剧情被分为多个不同的章节,每一个章节又包含了丰富又清晰的“流程图”剧情要素展示。

关于游戏内的“流程图”设计,早在游戏发售前的试玩版中,就给玩家带来了丰富的游戏体验,游戏的选择多种多样,每一个因素的发现和不同的对话方式,完全会左右整个游戏的走向。一周目通关之后,获得了预想之中的较为满意的结局,故事的大致走向并不复杂和繁琐。因为游戏中设置了海量的自由选择机会,有时候甚至选择时间短暂,未能读清选择内容,这时当玩家打算再次打开游戏对一些节点进行新的选择,故事可能会发展成出乎意料的结局,其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选择,可能会完全改变之后游戏的进展。
这里就颇有一些《蝴蝶效应》的感觉,将每一次选择的机会交还到玩家手中,将每一次后悔重新来过的机会交还给你,你是否能创造出完美的人生,创造出你想要的结局。
说到底,本作是一次关于人性的讨论。对于《底特律:成为人类》的深刻意义众说纷纭,许多评价认为本作的主题早几年可能还算的上新奇,然而当下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同类型主题的游戏都不乏佼佼者,甚至该作许多主题及隐喻都有人与近年来大火的影视作品《西部世界》相比较。玩家在跟随不同主角做出抉择的时候,甚至更多的考虑到“人会怎么选择?”、“仿生人又会怎么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看作是一种“人在不断丧失人性,仿生人在不断唤醒人性”的过程。

游戏内仿生人崛起,渴望自由,互换平等的桥段,甚至被解读为映射种族问题的讨论,也许仿生人还并不是当下最具现实意义的话题,然而种族问题却是当今社会绕不开的一个主题,游戏中不乏希望对“种族问题”“同性恋问题”等一系列严肃社会话题的打包讨论,甚至在最关键的选择情节,都需要让玩家进行尖锐的抉择。
如果,抛开现实问题的讨论,单看游戏里主线故事的发展,还是有许多温馨的“有人情味儿”的互动,三位主角围绕着“爱、平等与自由”展开讨论,这是游戏中最为出彩的地方,仿生人产生“爱”的冲动,究竟是技术使然?还是一切“生命”必然的核心,都是值得玩家们去发现和探讨的。

Quantic Dream在本作中,也加入了不少致敬经典电影的桥段,确实会给玩家带来不一样的震撼,比如《肖申克的救赎》、《银翼杀手》等等。我们会反思究竟这些机器人是冷血的杀手,还是有思想的生命,甚至连剧中人类都会产生疑问,更别提荧幕前握着手柄的你了。
游戏中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决定你都将轻而易举的改变剧情走向。这正如你自己的人生选择,无论每一次选择正确与否,都请你慎重的按下那一次QTE!
我是大表哥,下期见!